厦门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8年政务公开工作落实情况报告
    时间:2018-11-30 17:25

      2018年我委根据市关于2018年政务公开工作、公益事业领域信息公开要求,结合我市卫生计生工作实际,紧紧围绕卫生计生重大决策部署和公众关切,细化政务公开工作任务,加大公开力度,不断增强公开实效,保障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现将年度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切实加强对政务公开工作的组织领导

      一是我委领导高度重视政务公开工作,坚持把落实政务公开工作纳入日常工作,按级负责,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相关处室具体抓,工作扎实有效,确保了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二是根据省、市政务公开工作部署要求,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大力推进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公开,拟制了《厦门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推进卫生计生公益事业建设领域政府信息公开的实施方案》和《2018年厦门市卫生计生委政务公开实施方案》,明确了政务公开工作的重点,区分了任务,完善了工作机制。三是推进政务公开制度化规范化,编制完成《厦门市卫生计生领域政务公开清单》和市属卫生计生事业公开事项目录,规范了所属卫生计生单位和机关各处室政府信息公开审查要求,切实做好公开内容表述、公开时机、公开方式的研判,避免发生信息发布失信、影响社会稳定等问题。

      二、认真落实政务公开工作

      1. 及时调整公开《权责清单》。对照省卫生计生委新增45项权责事项,今年我委对《权责清单》部分事项进行调整。调整后,我委权责事项共389项,其中:行政许可14项,行政确认1项,行政处罚216项,行政强制9项,行政监督61项,其它行政权力3项,公共服务13项,其它权责事项72项。调整权责清单的通知(厦卫政法〔2018〕321号)及时公布在市卫计委官网,及时向社会公开集中发布,明确我委权责事项名称、事项类别、法律依据等信息。

      2.加强行业监管,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牵头出台厦门市卫生计生委监督执法“双随机一公开”的“一单两库一细则”,制定厦门市卫生计生委年度双随机工作计划。加大违法违规行为惩处力度,并纳入全市卫生计生系统违法违规黑名单中予以重点监管。每半年公布食品中化学污染物及有害因素监测信息;全年市政供水末梢水水质抽检结果4次,每次采集市政管网末梢水样品数49份,平均合格率97.45%;前三季度集中餐饮具消毒服务企业餐饮具抽检472套次,合格461套次,合格率97.7%; 3次公布226家次游泳场所水质抽检结果(截止时间11月20日)。在每次抽查结果及违法问题查处结果及时上传系统,运用电子化手段,对“双随机”抽查做到全程留痕,实现责任可追溯。7月份在市卫生计生委官网公示2018年上半年卫生计生国家双随机监督抽检结果,同时要求各区均按照谁抽取,谁公开的原则,及时公开国家、省市双随机监督抽检结果。

      3.落实行政处罚信息公开。严格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有关规定,做好行政处罚信息公开工作。除在监督所公示栏及时公示行政处罚信息,在卫计委网站上开设专栏对行政处罚信息予以公开,截止11月30日,共公开处罚信息14项。

      4.按时公开财政预算决算。按财政部门要求,及时在政府网站信息公开平台公示我委年度部门预算、决算,做到财政资金信息公开透明,更好的接受监督。

      三、扎实推进政务服务工作实效

      1. 优化卫生计生行政审批服务及放管服。进一步落实卫生计生审批制度改革,大力推进行政服务中心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所有审批服务事项均在中心办结。压缩审批时限,目前审批时限已经全部压缩到法定时限的35%以内,平均压缩时限16.5个工作日,审批环节全部压缩至3个以内。坚持第一受理人制度。对每件审批业务指定一名承办人员为第一受理人,负责从受理到办结全过程的跟踪监查;健全“马上就办” 台帐,利用网上审批平台建立电子台帐,实时查阅和监督审批进度、时限、办结情况。不断优化审批流程,增加“一审一核”事项,除需现场勘查、专家评审的事项外,全部实现“一审一核”。全面推开 “证照分离”改革,同时加强事中事后综合监管、创新管理的方式,进一步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市场准入环境,充分释放市场活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市卫计委官网公示市级自贸区-公共场所卫生许可备案、医疗机构设置许可(备案)、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的生产企业除外)(简化优化审批流程和材料)办事指南。截止目前,共作出行政许可576项,许可相关信息全部公示在省网办事大厅。

      2. 推开网上办事服务公开。一是推进政务服务网上办理。我委目前办理的事项全部实现网上预审,即网上预审通过后可直接带材料至窗口领取证件。二是创新政务服务模式。我委借助省网办事大厅的微信公众号,全面推进医师和护士注册的网上预审工作,申请人通过微信公众号提交申请后即可携带材料至窗口领取证件。三是全面公开服务信息。我委目前办理的事项均部署在厦门市智慧审批综合平台,该平台与福建省网上办事大厅对接,所有通过该平台办理的事项各环节、各步骤均可在省网办事大厅实时查询,申请人也可以通过申报号查询具体业务的办理流程及进度。

      四、积极做好公开解读回应工作

      1.医疗卫生领域信息公开。一是全面推进公开工作。针对卫生计生工作与公众关系较为密切的实际,扩大政府信息公开范围,及时公开主动公开政府信息。依据《条例》和《办法》的要求,严格落实把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于每月5日、20日定期送交市档案馆和市图书馆,以方便公众查询。二是在主动公开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工作,依法满足人民群众信息需求。畅通公民网上申请、信件申请等途径,在市卫生计生委网站,设立依申请公开受理渠道,公开了受理机构名称、地址、联系电话、电子邮箱等信息。合理审查申请人所申请的信息,认真做好信息答复工作。截至11月30日,共收到依申请公开62件,均按时答复。所有申请均通过邮寄文件、资料或网上直接答复等形式,在规定的期限内完结办理。三是明确政策解读范围、解读内容、解读责任、时间要求及公布方式。按照“谁起草、谁解读”的原则,由各单位、委机关各处室在起草政策文件时,同步制订解读方案。截至11月30日,委网站公开政策解读3份。

      2.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结果公开。2018年,在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下,我委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有关指示精神,按时完成市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代表议案、建议共计42件,其中独办6件、主办18件、分办5件、协办13件,办复率达100%。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提案59件(含重点提案2件),其中独办14件,分办8件,主办17件,会办20件。根据承办提案办理“回头看”落实情况,已经或基本解决(A类)的3件,正在解决和列入计划解决(B类)的53件,受限暂时无法解决(C类)的3件。卫生计生系统的提案、建议涉及公共利益、公众权益,社会关切度高,凡符合公开要求的均及时予以公开。

      3.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领域政府信息公开。贯彻落实《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领域政府信息公开的实施意见》,以社会关注度高的重大建设项目为重点,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和保密审查程序,突出做好项目批准和实施过程等信息公开工作。

      4.卫生计生系统公益事业建设领域政府信息公开。根据《福建省卫生计生系统社会公益事业建设领域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方案》和《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社会公益事业建设领域政府信息公开的意见》要求,我委进一步加大精准帮扶社会救助、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和行政审批的信息公开工作,多手段多渠道细化公开内容,明确公开时限,针对卫生计生公益事业主要服务基层和特定群体的特点,定向发布、精准推送,提升信息覆盖面、到达率,确保人民群众看得到、看得懂,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五、加强政务网站、政务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建设

      按照有关要求规范我委网站栏目建设,做好内容保障和更新工作,用好新媒体舆论阵地,积极回应社会关切,明确政府网站和微信微博公众号的管理、维护职责,严格按照规定流程进行信息发布审批并保持信息内容动态监管。密切关注、及时发现网站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第一时间协调相关处室进行整改,保持委网站的良好运行。做好网站新闻中心、信息公开、办事大厅、政民互动等栏目维护,运用网站平台宣传大政方针、医改成果、惠民政策、科学知识,根据上级要求和工作需要开设专题专栏,及时发布政务信息、回应市民关切,定期组织领导访谈、民意征集等活动。至11月底共发布新闻信息218条、政府信息公开279条、市民在线咨询235条,上级抽查7次全部合格,无严重问题。指导各区卫生计生部门及直属单位构建大众媒体与卫生计生行业媒体相结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并用的新闻宣传工作网络,形成立体宣传矩阵。委本级“健康厦门”微信和微博公众号运行良好,至11月底共发布信息310条。在“健康厦门”公众号引入挂号问诊和母婴设施导航功能,深受群众欢迎。

      厦门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2018年11月30日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解读
      文字解读
      图片解读
      视频解读
      访谈解读
      媒体报道

      站点地图| 联系我们|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网站标识码:3502000021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2660-3号 闽ICP备07057313号-2

      地址:厦门市同安路2号天鹭大厦B座邮编:36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