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备注/文号:厦爱卫〔2023〕1号
- 公文生成日期:2023-02-07
各区爱卫会,市爱卫会各成员单位:
在爱国卫生运动开展7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指出,“70年来,在党的领导下,爱国卫生运动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坚持预防为主,为改变城乡环境卫生面貌、有效应对重大传染病疫情、提升社会健康治理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希望全国爱国卫生战线的同志们始终坚守初心使命,传承发扬优良传统,丰富工作内涵,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为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作出新的贡献。当前,我国新冠疫情防控面临新形势新任务,要更加有针对性地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充分发挥爱国卫生运动的组织优势和群众动员优势,引导广大人民群众主动学习健康知识,掌握健康技能,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践行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用千千万万个文明健康小环境筑牢疫情防控社会大防线,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对爱国卫生工作作出批示,要求“坚持预防为主,创新机制和工作方式,深入推进城乡环境卫生治理,扎实开展健康教育和促进,为健康中国建设作出新贡献”。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重要指示精神,现就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
爱国卫生运动是我们党把群众路线运用于卫生防病工作的伟大创举和成功实践,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卫生健康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爱国卫生运动始终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多部门协作、全社会参与,组织发动群众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卫生与健康活动,城乡环境卫生状况明显改善,群众健康素养水平大幅提升,疾病防控取得显著成效。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就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作出重要指示,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做好爱国卫生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各区各部门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重要指示精神作为当前重要政治任务,结合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上来,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加强爱国卫生组织机构建设,健全工作网络,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利用线上线下各类媒体提升宣传的针对性、实效性,营造全社会关心、关注、参与爱国卫生运动的浓厚氛围,推动各项重点任务落实落细,推进新时期爱国卫生工作迈上新台阶。
二、强化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治理,全面打造健康美丽宜居环境
(一)开展爱国卫生统一行动
要根据我市地域、气候和季节特点,结合重大节假日、爱国卫生月以及我市各项大型活动,组织开展以环境整治、清脏治乱、病媒防制和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倡导等为重点的爱国卫生统一行动,广泛动员群众开展单位、社区和家庭等环境卫生大扫除,创造干净整洁的生产生活环境。
(二)开展重点区域环境卫生整治
各区各部门要继续以口岸地区、铁路公路沿线、老旧小区、背街小巷、建筑(拆迁)工地、城中村及城乡结合部等区域为重点,大力整治“十乱”现象,彻底清理公共场所、社区庭院、楼道房顶、绿化带的卫生死角和杂物,清运积存垃圾,强化环境卫生管理,为群众营造美丽宜居环境。
农贸市场是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重点场所。各区各部门要进一步深化农贸市场长效管理机制,加快实施城乡农贸市场改造提升,规范市场经营管理及市场周边秩序,以“一场一策”的原则制订农贸市场整治计划、措施和进度,做到清查一个、整治一个、规范一个,提升市场环境卫生精细化管理水平。
(三)加强重点场所保洁消毒工作
各区各部门要针对学校、医院、机场、车站、大型商超、农贸市场、影剧院、旅游景点等人员流动性大的聚集场所,制定卫生管理制度。在做好环境卫生清理整治的同时,要加强候机楼、候车室、候诊室、教室、公共厕所等重点部位的巡视,及时做好卫生设施维护、清扫保洁、环境消杀等工作,切实降低疾病通过外环境传播的风险。
三、积极推进卫生城镇创建和健康城镇建设,不断提高社会健康综合治理水平
(一)进一步巩固卫生城镇创建成果。以新版国家卫生城镇标准落地为契机,完善巩固卫生城镇创建成果长效机制。以农村为重点,统筹谋划,推动将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理念贯穿城镇规划、建设和管理全过程各环节,2023年底前实现我市省级以上卫生乡镇全覆盖。
(二)积极推进健康城镇建设工作。各区各部门要按照全国爱卫办印发的健康村、健康社区、健康机关、健康学校、健康促进医院、健康家庭、健康乡 镇、健康县区等8项健康细胞建设规范,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相应的制度和措施,细化工作目标,继续打造培育一批健康城镇、健康细胞建设示范样板,在全社会营造崇尚健康、追求健康的良好氛围。
(三)开展我市健康影响评估工作。要根据文件要求,建立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合力、专技结合的工作机制,大力宣传普及“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理念,制定十点工作方案,细化工作举措,从重大公共政策制定着手,逐步促进将健康融入重大政策、重大规划、重大项目中,不断提升防范化解重大公共卫生风险能力,进一步形成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
四、持续开展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活动,有效提升全人群健康素养水平
(一)强化宣传引导。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宣传,开展健康科普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等活动,树立文明卫生意识,引导公众遵守防疫基本行为准则,坚持勤洗手、戴口罩、常通风、公筷制、保持社交距离、咳嗽礼仪、清洁消毒、拒食野生动物等良好卫生习惯。
(二)强化倡导健康理念。广泛宣传倡导“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培养自主自律的健康生活方式,着力普及健康行为,提高健康素养和自我防护能力。注重合理膳食,坚持适量运动,保持健康体重;远离烟草危害,少饮酒不酗酒;疫情严重期间减少聚集,患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及孕妇、3岁以下婴幼儿等尽量减少前往人员密集场所。
(三)强化绿色生活理念。动员群众自觉践行绿色生活,增强节约意识、环保意识和生态意识,实施垃圾分类,绿色低碳出行,践行简约适度生活,树立爱粮节粮等意识,拒绝“舌尖上的浪费”,更多使用环保用品,减少一次性餐具和塑料产品使用。
(四)推进公共场所控烟。坚持“执法、宣传、教育”三位一体的控烟工作模式,以文明创建为抓手,通过多部门联合行动、控烟志愿服务队有效补充、“无烟单位”示范引领等多形式、多途径推进控烟工作,更加有效提升和规范市民、经营者和管理者的控烟意识和文明行为。
五、切实抓好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有效控制“四害”密度
(一)科学开展除“四害”防制。各区要按照“环境治理为主,化学防制为辅”的综合防制方针,根据我市病媒生物的季节消长特点,科学制定鼠、蚊、蝇、蟑等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方案,统一部署,组织开展统一、集中的除“四害”活动,切实有效降低“四害”密度,预防控制病媒生物传播性疾病的发生流行。
(二)加强技术指导和培训。市疾控中心和各区要加强对各街道社区、病媒生物防制企业、小区物业、公共场所业主单位等相关人员技术指导,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培训,增加培训覆盖率和实操性,切实有效提高全市相关人员理论和操作水平。
厦门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
2023年2月6日
(此件主动公开)
厦门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 2023年2月6日印发 |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