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XM00123-09-01-2025-062
    • 备注/文号:厦卫函〔2025〕103号
    • 发布机构:厦门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 公文生成日期:2025-07-07
    厦门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第20254136号提案办理情况答复的函
    时间:2025-07-07 08:59

    农工党界别活动小组:

      《关于进一步推进基层医疗机构创新发展的建议》(第20254136号)收悉,现将办理意见答复如下:

      一、办理工作背景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是建设健康中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基石。我市始终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积极探索构建符合厦门实际的优质高效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持续推进“健康厦门”建设。

      二、措施与成效

      (一)促进分级诊疗推进资源整合。

      一是健全基层卫生服务站点建设。我市持续推动城市社区15分钟健康圈建设,2021年以来先后建成梧村、厦港、禾山、殿前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五显卫生院新址,建成嵩屿、杏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分中心,启用祥和、美林2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推动各区进一步落实属地建设责任,选址增设社区卫生服务分中心、站等,目前全市基层卫生服务站点在建项目30个,其中原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改扩建项目9个,新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中心10个,新建社区卫生服务站11个,建设周期覆盖“十五五”规划时期。

      二是进一步推进医疗机构资源共享。为进一步推动基层扩病种、提能力,推动分级诊疗,我市遴选包括冠心病、慢阻肺、慢性肾病、慢性胃肠病、脑卒中等16个病种,通过挂靠三级医院优势学科建设慢病专病防治中心,负责制定双向转诊规范、开展对基层指导、培训、资源共享、技术下沉,带动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下沉基层。如慢性胃肠病专病防治中心开放“微信内镜预约”,基层医生可通过手机为居民直接预约三级医院消化道内镜检查,极大方便居民,显著提高了筛查诊治依从性;冠心病专病防治中心建立“开放共享”远程心电云诊断平台,实现“基层检查、上级诊断”。我市还先后上线基层糖尿病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儿科电子病历系统,推动全市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接医联体上级医院,共建检验共享中心,承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无法独立完成的检验项目。

      三是构建长效基层卫生发展政策体系。我市注重从制度层面对基层医疗机构人、财、物投入及发展、建设加大投入与保障力度。近年来市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研究基层卫生健康发展重大问题,其中,2022年研究岛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体制变革、充实基层卫生力量稳定乡村医生队伍等工作,2023年将“补齐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短板”作为市政协议政性常委会会议,市政府、市政协主要领导亲自参加。2024年研究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其中,2024年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厦门市关于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实施方案》,针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服务水平、医保协同支持、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信息化建设、保障力度等六个方面提出30条措施,全方位提升基层卫生服务能力。2024年全市公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政拨款12.53亿元,连续3年超过10亿元,相比2019年增长26.4%。

      (二)加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完善编制使用管理机制。我市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和省委编办等部门《关于印发<福建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和编制标准指导意见>的通知》(闽委编办〔2007〕233号)有关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编制标准,2023年底以上一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常住人口数为基数,按照每万人10名的标准重新核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控制数,人员控制数作为单位岗位设置基数,比上一年按照“七人普”常住人口数核定的人员控制数总量增加了1000余名。截至2025年,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空编近200名,待现有空编资源用好用足后,再按机构编制程序调整补充事业编制。  

      二是优化基层中高级岗位设置。我市通过特设岗、不占职数聘任等方式,不断拓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发展空间。对于长期安心扎根于基层,在基层医疗机构服务满25年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已取得职称资格的,可不受岗位职数限制定向聘任相应等级。对于选派我市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符合晋升上一级专业技术职务的,若单位专技岗位职数已满,可暂不占职数,3年内逐步消化。在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全面推行专业技术高级岗位“定向评价、定向使用”,通过“定向评价”取得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可对照岗位任职条件直接聘用到相应高级岗位。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经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的全科医生,可直接参加中级职称考试。

      (三)推动医保医药政策领域向基层倾斜。

      一是加大医保基金支持力度。我市医保基金分配充分向承担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公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倾斜。分配系数方面,在同等级医疗机构分配系数为1的基础上,公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配系数为1.8,是其他同等级机构近2倍。家签和疫苗费用全额保障,家签费用和疫苗费用不纳入总额指标,100%进行偿付。调高基层使用占比较高的集采、国谈药品和基本药品差异化补偿机制。基层医疗机构使用集采、国谈药品和基本药品补偿比例达100%。健全按人头付费的村卫生室管理与结算机制,按150元/人/年标准确定,且同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下辖的各村卫生室门诊医疗费总额控制指标可调剂使用。

      二是优化基层药品配备。我市持续优化基层药品配备,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综合性医院用药目录衔接。二、三级医院专家通过专病防治中心建设、家庭医生签约、“千名医师下基层”等方式下沉基层,指导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用药配置。2024年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用药配备平均种类达732种,相比2023年增加106种,进一步满足群众基层就诊需求。2025年6月,我市进一步优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用药医保结算方式,针对部分基层常用药品参照集采、国谈药品和基本药品执行差异化补偿结算,印发《基层医疗机构参照基本药物使用药品编码》,明确一级及未定级医疗机构门诊合理开具符合《基层医疗机构参照基本药物使用药品编码》的药品,产生的实际医保费用超出其核算的医保预清算总额,医保年度清算时,在全市调剂金范围内100%优先偿付,不计入医疗机构最高补偿限额。

      三是运用医保差别化支付政策。我市实施基层定点医疗机构医保报销倾斜政策。参保人在基层公立定点医疗机构就医,使用医保目录内国家基本药物发生的医疗费用,不设起付标准,直接由医保统筹基金按比例报销,切实减轻了参保人特别是慢病、多发病、常见病患者的医疗费用负担。实施基层医保报销倾斜。参保人在基层医疗机构住院起付标准仅为三级医疗机构的20%,医保报销比例高于二、三级医疗机构,如居民参保人在基层就医的报销比例高出三级医疗机构20个百分点,进一步减轻就医负担,助推分级诊疗发展。支持基层定点医疗机构开展体检服务,对于经卫生健康部门批准具有健康体检资质的一级及以上定点医疗机构,支持开展普通职工或公务员体检,参保人发生的体检费用由个账账户资金或公务员补助账户资金支付,且不纳入定点医疗机构预算总额。

      (四)推进基层卫生信息化互联互通。

      一是持续加大信息化建设。我市推动基层机构云平台改造提升等多个信息化项目加快立项,包含基层医疗卫生信息平台、区域妇幼保健信息平台、分级诊疗服务平台。通过强化顶层设计,加强互联互通,加强技术审核。完善提升基层软件系统,探索人工智能辅助诊疗应用。  

      二是支持基层开展“互联网+医疗”服务。我市基于医疗健康大数据建立“家庭医生签约”系统、手机APP“厦门i健康”,搭建了医生与居民互动交流管理平台,签约居民在线可以享受到健康咨询、预约转诊、慢性病随访、健康管理、绑定智能设备实时监测体征信息、长处方在线续方、健康俱乐部和健康提醒等服务。2024年,全市家庭医生团队线上答复30.8万次签约居民主动健康咨询,推送1353.39万次健康知识与提醒,为慢性病患者提供线上长处方续方13682单,保障用药连续性。我市鼓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不断升级信息化服务,目前已有37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通诊间结算,占比达90.24%。大部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已开通扫脸支付,梧村、集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率先开通移动支付,有效减少居民结算时间。

      三是打通信息共享壁垒。我市依托市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建设,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系统建设完善为重点,建立全市统一的信息化平台,实现医疗机构之间诊间预约、档案共享、双向转诊、出院随访、检验转检、心电协同等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各医疗机构可通过信息平台调阅和共享患者健康档案,每月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共享20万人次以上,2024年基层向上转诊11.46万人次。市卫健委持续推动各医院体检数据共享,2024年推动将三级医院体检数据分发至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现“医院体检,基层管理”,有效提升我市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率,2024年达76.62%,超过省卫健委73%的工作要求。

      三、今后推动计划

      进一步推进基层医疗机构创新发展的建议具有较高的建设性与指导性,我委对此表示高度认可与支持。下一步,我委将会同市财政、编办、人社、医保、数据管理等部门,统筹资源、整体谋划,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基层卫生人员编制、岗位比例设置、医保差异化支付等政策,围绕“强基层、固基础、保基本”推进医疗卫生“强基工程”建设,通过扩大资源供给、推动资源下沉、强化三医联动,建强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共同推进基层医疗机构创新发展。推动构建更加高效、科学、合理的分级诊疗新格局,为建成高水平健康之城奠定坚实基础。

      感谢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敬请继续提出宝贵意见。

      领导署名:姚冠华

      联 系 人:王雅彦

      联系电话:0592-2057307

      厦门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5年7月4日


    (此件主动公开)

    抄送:市政协提案委员会、市政府督查室。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政策文件
      文字解读
      图片解读
      视频解读
      访谈解读
      媒体报道

      站点地图| 联系我们|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网站标识码:3502000021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2660-3号 闽ICP备07057313号-2

      地址:厦门市同安路2号天鹭大厦B座邮编:36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