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XM00123-09-01-2024-056
    • 备注/文号:厦卫函〔2024〕79号
    • 发布机构:厦门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 公文生成日期:2024-07-09
    厦门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关于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20244044号提案办理情况答复的函
    时间:2024-07-09 17:16

    黄英委员:

      《共享医疗资源,提高区域医疗高质量发展》(第20244044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办理工作背景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分级诊疗制度和医联体建设,2015年、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先后印发《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对分级诊疗制度和医联体建设做出顶层设计,系统提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制度框架。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制定并下发《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实施意见》(闽政办〔2016〕20 号),我委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卫健委要求,制定《厦门市关于进一步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实施方案》《厦门市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工作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持续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

      二、措施与成效

      (一)全面支持专科医院高水平发展。我市积极推进建设高水平专科医院。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获批委省共建国家心血管病区域医疗中心、省级心血管病医学中心,心内科获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厦门眼科中心获批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眼科获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拥有“全国白内障手术培训基地”、全国住院医师规培基地等重要临床培训研究平台;厦门市妇幼保健院无痛分娩为全国第一批试点单位;复旦儿科厦门医院是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试点项目,获批福建省新生儿疾病重点实验室、福建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同时入选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厦门市仙岳医院获评福建省精神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二)持续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目前我市已获批4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试点项目,项目开展以来引入新技术200余项,填补100余项区域医疗技术空白,让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以享有高水平的医疗服务。区域辐射带动作用逐步显现,复旦中山厦门医院与闽西南地区20余家医院联合发起成立“沪闽心脏大血管联盟”,积极推动优质区域医疗资源从厦门延伸到周边区域。复旦儿科厦门医院服务儿童近50%来自周边地市其中14%来自省外,共接受我市及周边地区51家医院 (含三甲医院)转诊危重症患儿万余名,有效缓解区域儿科看病难问题。北中医东直门医院厦门医院与宁夏、甘肃、新疆,闽西南地区24家基层医院、社区等建立医联体关系,在闽西南多家中医院分设 6个“名医工作室”。

      (三)以医联体为载体,畅通双向转诊通道。完善医疗机构双向转诊机制,优化服务流程,畅通双向转诊渠道。提供三种方式便于双向转诊与沟通:一是通过分级诊疗平台实现双向转诊;二是利用微信网络平台搭建了由社区、村医及总院专家和管理者组成的微信群;三是通过纸质转诊单、电话转诊。医院社区部、门诊部为基层医疗机构提供转诊指南、转诊联系方式,在门诊服务中心设立双向转诊对接服务平台。通过医联体建设,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使更多患者能够在基层获得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提高医疗服务的可及性。

      (四)持续推进“千名医师下基层”对口支援活动。我委持续抽调中高级职称医师下基层服务,目前已完成全市6个区39家基层医疗机构的全面覆盖,对患者开展首诊、转诊、随诊一体化、全流程服务。2024年上半年我委已从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派出中级及以上职称的医疗专家270人,累计派出支援医师人次2268人次,受援社区覆盖全市基层医疗机构共39家,专家下社区坐诊门诊量25855人次。

      (五)加强信息化建设,推动检验检查结果互认。依托市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系统建设完善为重点,建立全市统一的信息化平台(厦门市健康医疗云),实现医疗机构之间诊间预约、档案共享、双向转诊、出院随访、检验转检、心电协同等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各医疗机构可通过信息平台调阅和共享患者健康档案。打造区域远程云平台,为基层医疗机构提供远程诊断和会诊服务,如依托心血管病医院,建设远程心电诊断云平台,为基层医疗机构常规心电、动态心电、动态血压项目出具报告。

      (六)探索建立医疗集团管理体制。2024年4月10日,我市由分管市领导带队赴福州市第二总医院考察调研福州市医疗集团管理体制,学习福州市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的改革经验。我委结合我市实际,对部分业务能力弱的医疗机构开展重组合并,如将厦门大学医院与厦门大学附属翔安医院合并,通过整合提升医疗服务能力。

      (七)加强质控中心建设,做好专科质量管理。我市目前共成立57个医疗质量控制中心,2024年共提出131个专业质控指标,涵盖多学科多专业领域,并逐一设置目标值。通过质控中心加强对全市医疗机构各专科医疗质量管理的定期评估,并针对各院检查结果进行反馈,全方位提高我市各专科医疗质量安全水平。

      三、存在的问题及今后推动计划

      我市大力实施“分级诊疗”制度,但受患者信任度、个人就医习惯、就医便利性等多种因素影响,目前尚未完全实现不同级别不同类别医疗机构承担不同疾病诊疗任务的目标。下一步,我委将进一步纠治工作机制,积极探索有效推进措施,继续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提质和岛内外均衡布局,落实“名院出岛”,持续支持专科医院高质量发展,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实施,加强医联体建设,推进全市各级医疗机构检验检查结果互认,探索医疗机构“集团化运营”可行性,助力全市医疗资源高质量发展。

      感谢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敬请继续提出宝贵意见。

      领导署名:姚冠华

      联 系 人:陈  兰

      联系电话:0592-2110376

      厦门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4年7月8日   


    (此件主动公开)

    抄送:市政协提案委员会、市政府督查室。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政策文件
      文字解读
      图片解读
      视频解读
      访谈解读
      媒体报道

      站点地图| 联系我们|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网站标识码:3502000021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2660-3号 闽ICP备07057313号-2

      地址:厦门市同安路2号天鹭大厦B座邮编:36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