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备注/文号:厦卫医政〔2023〕436号
- 发布机构:厦门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 公文生成日期:2023-11-15
各区卫健局、市属市管各医疗机构、第73集团军医院:
为进一步促进厦门市康复医学的发展,加强我市康复医疗专业队伍建设,规范康复医学临床医生合法执业,我委制定了《厦门市康复医学专业医师培训和考核工作方案》(2023-2026年),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厦门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3年11月14日
(此件主动公开)
厦门市康复医学专业医师培训和考核工作方案
(2023-2026年)
为进一步促进厦门市康复医学的发展,加强我市康复医疗专业队伍建设,规范康复医学临床医生合法执业,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康复医学科医师培训项目,加强各级医疗机构康复医学科医师培养,有效缓解康复医学专业人才紧缺状况,建立健全康复医疗服务体系,提高康复医疗服务可及性,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康复医疗服务需求,主要完成以下具体目标:
(一)在全市开展康复医师培训工作,用2-3年时间,对医疗机构从事康复医学专业工作,但注册范围不是康复医学的临床执业医师,分期分批进行进修培训。对培训合格的医师,由厦门市卫健委颁发《厦门市康复医学科医师培训合格证书》,持证上岗。
(二)通过培训使从事康复医学专业工作的医师熟练、规范地掌握康复科常见疾病的诊断、康复评定及治疗,提高康复医师的业务素质和临床水平,提高全市康复医学专业服务能力。
二、工作内容
(一)培训对象
医疗机构内从事康复医学专业工作,但注册范围不是康复医学的执业医师。
(二)培训时间认定标准
培训时间设定为2年,培训时间认定包含:三级医院康复医学科工作并取得副主任医师职称后的时间可计入培训时间,或在二级及以上专科康复医院工作并取得副主任医师职称后的时间计入培训时间;曾在三级医院康复医学科进修学习的,需提供医疗机构开具的进修证明,可计入培训时间;曾在设立康复医学专业的相关院校接受系统性学习培训的,需提供学校开具的学习培训证明,可计入培训时间;参加过福建省康复医师考核认证培训班的,需提供合格证书,可计入培训时间。
(三)考核条件
1.需考核且经专家委员会认定后颁发证书条件:
(1)具有执业医师资格证书,原则上三级医院取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在岗从事康复医学专业工作满1年后,或已取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在二级及以上专科康复医院在岗从事康复医学专业工作满3年后,或经专家委员会审核培训时间认定标准满2年,可直接参加考核,合格者可取得《厦门市康复医学科医师培训合格证书》。
(2)基层医疗机构中具有执业医师资格证书,取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并在二级及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康复医学科培训满1年且从事康复医学专业工作满3年后,或经专家委员会审核培训时间认定标准满2年,可参加考核,合格者可取得《厦门市基层医疗机构康复医学科医师培训合格证书》。
2.免考核,需经专家委员会认定后颁发证书条件:
(1)具有副主任医师及以上职称,且在三级医院康复医学科工作满5年,或具有副主任医师及以上职称且在二级及以上专科康复医院工作满7年,提交证明材料,经专家委员会复审,合格者可取得《厦门市康复医学科医师培训合格证书》。
(2)取得康复医学相关专业博士学位(康复医学与理疗学,中西医结合康复学,中医康复学专业)并取得副主任医师职称,经专家委员会复审,合格者可取得《厦门市康复医学科医师培训合格证书》。
(四)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
市卫健委委托厦门市康复诊疗质量控制中心负责组织本辖区康复医师培训工作。培训内容包括知识和临床技能,使培训人员熟悉康复医学工作服务模式,掌握康复治疗技术,达到胜任康复医学科医师的基本要求。在理论知识培训方面,可采取集中授课或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重点培养临床诊疗能力和康复治疗技术;在临床技能培训方面,各定点培训医院在院内进行培训,可根据实际探索导师负责、小组学习等多种形式,确保培训效果。
(五)培训机构和培训师资
培训机构应当为设有康复医学科病房的三级综合医院或三级专科康复医院,诊疗范围包括神经康复、骨科康复、脊髓损伤康复、心肺康复等相关亚专业,并配备充足的康复评定及治疗设备。理论培训应当由康复医学专业高级职称或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中级职称人员授课,临床实践应当由康复医学专业主治以上医师、中级及以上职称的康复治疗师带教。加强培训机构师资队伍建设,依托国家级康复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和高等医学院校及附属医院开展师资培训。
三、培训考核
市卫健委组织成立厦门市康复医师培训专家委员会,制定理论培训及实践培训大纲,并建立理论考核题库。考核包括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由定点培训医院参照培训大纲每年数次定期组织开展。考核合格者颁发合格证书。
四、组织实施
(一)厦门市康复诊疗质量控制中心拟定辖区内承担培训任务的医院名单报送市卫健委审核,由市卫健委统一发布全市定点培训医院名单。
(二)各定点培训医院要按照《厦门市康复医学科医师培训大纲(参照执行)》(见附件1),统筹协调各阶段培训工作,制定教学计划、组织师资队伍、落实教学任务、开展师资评价和学员考核等,严格落实培训方案的各项要求,严格考核,确保培训质量。及时将考核合格人员名单报送市卫健委。
(三)厦门市康复医师培训专家委员会组织开展培训定点医院核定以及培训考核评估等工作,根据需求统筹协调专家开展师资培训。对各定点培训医院开展培训实施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和技术支持,适时组织开展康复医学科医师培训工作总结和经验交流活动。
五、报名流程
(一)报名时间:每年报名考核2次,上下半年各1次,具体报名考核时间由厦门市康复诊疗质量控制中心具体通知。
(二)报名流程及材料:提供个人简历、身份证正反面复印件、毕业证书复印件、学位证书复印件(以最高学历为准)、相应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复印件、工作证明、培训证明等材料。上述材料扫描件请按上述顺序整理在1个word或pdf文档中,文件命名为“申请年份-姓名-医院名称”,如2023-陈XX-XX医院,发至xmkfzk2023@163.com邮箱。邮件主题统一命名为“申请年份-姓名-医院名称”。原件和复印件现场考核时一并提交。
附件:1.厦门市康复医学科医师转岗培训大纲(参照执行)
2.厦门市康复医师培训专家委员会成员名单
3.厦门市康复医师转岗培训医院标准
附件1
康复医学科医师转岗培训大纲(参照执行)
一、理论培训
理论授课由厦门市康复诊疗质量控制中心遴选本市康复医学领域专家授课,采取集中授课或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单次培训具体课程如下:
序号 |
培训内容 |
课时 |
1 |
康复医学概论及基础理论 |
1小时 |
2 |
康复医学科基本技能概论 |
1小时 |
3 |
康复医学科基本技能-病历书写规范 |
1小时 |
4 |
康复医学科基本技-运动功能评定方法 |
1小时 |
5 |
康复医学科基本技-脑高级功能评定方法 |
1小时 |
6 |
康复医学科基本技-心肺功能评定方法 |
1小时 |
7 |
康复治疗技术-运动疗法 |
1小时 |
8 |
康复治疗技术-作业疗法 |
1小时 |
9 |
康复治疗技术-言语与吞咽治疗 |
1小时 |
10 |
康复治疗技术-物理因子治疗 |
1小时 |
11 |
康复治疗技术-中医康复治疗 |
1小时 |
12 |
康复治疗技术-康复医学工程 |
1小时 |
13 |
疾病临床康复-神经康复 |
1小时 |
14 |
疾病临床康复-骨科康复 |
1小时 |
15 |
疾病临床康复-心肺康复 |
1小时 |
16 |
疾病临床康复-重症康复 |
1小时 |
17 |
疾病临床康复-儿童康复 |
1小时 |
18 |
康复医学与理疗学研究进展 |
1小时 |
(一)康复医学概论及基础理论
掌握:康复、康复医学的概念及内涵;康复医学的组成、工作方式和康复流程;残疾的概念及残疾分类;残疾的康复目标及治疗原则;康复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区别与联系;人体运动学及生物学基础理论;神经功能重塑及康复训练的理论基础。
熟悉:有关康复的政策法规;ICD、ICF的基本概念以及临床应用;
了解:康复医学的发展史。
(二)康复医学科基本技能
掌握:康复医学科诊疗工作流程及临床思维;门诊、会诊及住院病历书写规范;运动功能(肌力、肌张力、关节活动度、平衡、步行、转移能力)评定方法;脑高级功能(言语功能、认知功能、心理功能)评定方法;心肺功能评定方法;神经电生理技术的基本原理及检测技术;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评定;生活质量的评定;掌握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与吞咽治疗、康复医学工程等康复治疗技术的基本原理及技术。
熟悉:神经阻滞技术(包括肉毒毒素注射)的操作技术、中医康复治疗基本原理。
了解:肌肉骨骼超声的操作及报告解读。
(三)康复治疗技术
掌握: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与吞咽治疗、康复医学工程等康复治疗技术的基本原理及技术、中医康复理论等。
1.运动疗法:掌握运动疗法中的基本概念;掌握运动疗法的治疗作用及临床应用;掌握常用的运动疗法及注意事项。
2.作业疗法:掌握作业疗法的概念、评定、适应症、注意事项及操作程序。
3.言语与吞咽治疗:掌握言语治疗的分型、适应证、治疗原则、治疗方法与注意事项,熟悉非言语交流的方式;掌握吞咽障碍概念、类型、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
4.物理因子治疗:掌握电疗法分类与疗法:低频、中频、高频电疗法的概念、适应症、治疗作用及注意事项;掌握临床常用光疗法:红外线疗法、紫外线疗法的概念、适应证、治疗作用、治疗剂量选择及注意事项;掌握超声波、磁疗、冷疗法、石蜡疗法、生物反馈、压力疗法的概念、治疗作用及注意事项等;熟悉经颅磁刺激治疗、经颅直流电治疗、冲击波治疗的概念、适应证、治疗作用及注意事项等。
5.中医康复治疗:掌握中医经络学概念;掌握针灸,推拿疗法的概念、适应症、注意事项。
6.其他治疗:掌握矫形器、假肢及助行器的概念;掌握助行器的选择;掌握轮椅的结构及选择;熟悉不同矫形器的特点及选择;了解心理治疗方法。
(四)疾病临床康复
掌握:脑卒中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常用评估方法、急性期和恢复期康复的原则和主要康复方法,常见并发症的诊断、防治和康复原则;颅脑外伤的概念和严重程度分型,常见功能障碍的康复评估方法,急性期和恢复期康复的一般原则和主要康复方法;缺氧性脑病的常见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康复治疗原则;帕金森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康复治疗原则;痴呆的临床表现、诊断和康复治疗原则;脊髓损伤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诊断、ASIA分级、治疗原则、手术指征,全面、系统的康复评定、保守治疗原则、围手术期及术后分期康复治疗原则、康复方案的制定,常见并发症预防、诊治方法以及常见临床综合征的诊断;
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脊柱骨折、腰椎峡部裂、脊柱滑脱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康复评估、保守治疗原则、围手术期及术后分期康复治疗原则、康复方案的制定;掌握软组织损伤的临床表现、康复评估及康复治疗;掌握骨折的治疗原则、康复评估及康复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骨关节炎的康复评估与康复治疗;截肢的康复评估与康复治疗;
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症状、体征、辅助检查、肺功能诊断要点以及肺康复处方的制定;支气管哮喘定义、症状、体征、肺功能特点、诊断要点、肺康复处方的制定;冠心病的定义、分类及临床表现、康复评估和康复治疗方法;心力衰竭的病因诱因、病理生理改变、辅助检查、临床表现、诊断和一般专科治疗;心功能评估和心力衰竭的康复治疗方法;高血压定义、临床表现、危险性评估及药物治疗,康复评估和康复治疗方法;糖尿病定义、分型、并发症及其表现、诊断标准、康复治疗、运动康复治疗的原则、禁忌证和基本步骤;脑性瘫痪的定义、临床分型、临床表现、诊断依据、康复评估与康复治疗;精神发育迟滞的定义、康复评估和康复治疗;
常见功能障碍(失语症、构音障碍、吞咽障碍、疼痛、痉挛、挛缩神经源性膀胱、神经源性肠、压疮、深静脉血栓形成、异位骨化)的定义、康复评估及康复治疗。
了解: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不同脑血管疾病的病因和病理生理机制;脑卒中康复的新技术和新方法;颅脑外伤常见并发症如癫痫、脑积水和脑外伤后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原则;吉兰-巴雷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诊断和康复治疗原则;多发性硬化的临床表现、诊断和康复治疗原则;运动神经元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康复治疗原则;骨折的定义、手术治疗方法;骨质疏松性骨折、骨关节炎的定义、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截肢的定义,不同部位截肢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鉴别诊断、临床处理原则、病因、危险因素、病理生理改变、合并症;支气管哮喘临床分级、严重程度的评估方法、控制评估方法及哮喘的管理、分级治疗原则、病因及病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检查;冠心病的辅助检查、诊断和一般专科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孤独症谱系障碍的定义、临床表现和诊断,康复评估、治疗原则。
二、临床实践
(一)神经康复病房(建议7个月,已提供进修或培训证明的适当减少培训时间和病例数)
1.实习内容:脑卒中、颅脑外伤、脊髓损伤、帕金森病、缺血缺氧性脑病、周围神经病损等神经系统疾病康复。
2.基本知识及技能要求:掌握以上疾病的临床特征、康复评定方法、康复目标及康复治疗方案的制定、并发症处理,可独立对患者实施康复诊疗活动。掌握以上疾病的最新康复治疗进展。
3.完成康复诊疗全过程(包括康复治疗)病种及例数要求
病种 |
最低例数 |
脑梗死 |
15 |
脑出血 |
15 |
颅脑外伤 |
10 |
脊髓损伤 |
6 |
帕金森病 |
3 |
缺血缺氧性脑病 |
3 |
周围神经病损 |
3 |
(二)骨科康复病房(建议5个月,已提供进修或培训证明的适当减少培训时间和病例数)
1.实习内容:骨折与关节脱位、运动损伤、颈椎病、腰痛、脊柱侧凸、人工关节置换、骨关节炎及骨质疏松等骨科疾病康复。
2.基本知识及技能:掌握以上疾病的临床特征、手术治疗原则,围手术期及术后的康复评定、康复目标及康复治疗方法,并发症处理;了解手术方式,可独立对患者实施康复诊疗活动。掌握以上疾病的最新康复治疗进展。
3.完成康复诊疗全过程(包括康复治疗)病种及例数要求
病种 |
最低例数 |
骨折与关节脱位 |
14 |
运动损伤 |
15 |
颈椎病 |
10 |
腰痛 |
10 |
脊柱侧凸 |
3 |
人工关节置换 |
10 |
骨关节炎 |
3 |
骨质疏松 |
3 |
(三)内科疾病、儿童康复及其他康复病房(建议 6个月,已提供进修或培训证明的适当减少培训时间和病例数)
1.实习内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高血压、糖尿病等内科疾病;脑瘫、精神发育迟滞等儿童疾病的康复。
2.基本知识:掌握以上疾病的临床特征、诊断、康复评定、康复治疗处方、康复治疗方法等,可独立对患者实施康复诊疗活动。
3.完成康复诊疗全过程(包括康复治疗)病种及例数要求
病种 |
最低例数 |
冠心病 |
4 |
慢性心力衰竭 |
4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4 |
支气管哮喘 |
6 |
高血压 |
4 |
糖尿病 |
4 |
脑瘫 |
5 |
精神发育迟滞 |
5 |
(四)康复医学科门诊(建议3个月,已提供进修或培训证明的适当减少培训时间和病例数)
1.实习内容:门诊常见疾病的康复评估、诊断和康复治疗。
2.基本要求:掌握康复医学科门诊的病历书写,掌握门诊常见疾病的康复评估、诊断和康复治疗原则。了解门诊工作的注意事项。
3.完成门诊康复诊疗的病种及例数要求
病种 |
最低例数 |
颈椎病 |
20 |
腰痛 |
20 |
肩周炎肩及肩袖损伤 |
10 |
软组织感染 |
20 |
骨关节炎 |
20 |
脑卒中后遗症期 |
15 |
关节置换术后 |
15 |
骨折 |
5 |
(五)康复治疗室(建议3个月,已提供进修或培训证明的适当减少培训时间和病例数)
1.实习内容: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和吞咽障碍治疗、康复医学工程(假肢矫形器)等康复治疗技术。
2.基本要求:掌握以上康复治疗技术的基本原则,熟悉基本操作,可独立对患者实施康复诊疗活动。
3.参与康复治疗技术的种类及例数要求
治疗技术 |
最低例数 |
物理因子治疗 |
50 |
运动疗法 |
30 |
作业治疗 |
30 |
言语治疗 |
15 |
吞咽治疗 |
15 |
康复医学工程 |
10 |
三、考核
考核内容分为理论考试和实践技能考核两部分。
(一)理论考核由市卫健委委托厦门市康复诊疗质量控制中心负责。采用网络答题或线下答题的方式,每年组织年中、年末2场次。学员在培训结束前依据个人培训进度情况参加考核。具体考试网站另行通知。
(二)实践考核由1名具有高级职称(含副高)医师和2名中级及以上职称的康复治疗师组成考核小组。实践技能考核分为日常病历质量评价和现场考核。病历评价采取随机抽查3份独立完成的不同疾病诊断的病历进行评分。现场考核包括接诊病人、临床思维、人文沟通、基本操作技能等,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1例患者的康复诊疗,并报告病史、诊断、康复评估、康复治疗方案等,同时演示对该患者的康复治疗操作。考核病例由考核小组统一安排,随机抽取。
(三)理论考核合格者,方能参加实践技能考核。理论考试和实践技能考核全部合格者,由市卫健委发放《厦门市康复医学科医师培训合格证书》。理论考核或实践技能考核不合格者可由厦门市康复诊疗质量控制中心组织1次补考。
四、参考教材
《康复医学(第6版)》,黄晓琳,人民卫生出版社
附件2
厦门市康复医师培训考核专家委员会名单
(第一批)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陈 健 主任医师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倪国新 主任医师
厦门市第五医院 何晓阔 副主任医师
厦门弘爱康复医院 方 杰 副主任医师
工作职责:在市卫健委领导下,负责统筹我市康复医学科医师培训项目,制定理论培训及实践培训大纲,建立理论考核题库;组织开展培训定点医院核验,根据需求统筹协调专家开展师资培训;对各定点培训医院开展培训实施情况进行督查指导和技术支持,适时组织开展康复医学科医师培训工作总结和经验交流活动。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厦门市康复诊疗质量控制中心,负责日常具体工作。
附件3
厦门市康复医师培训医院标准
康复医师培训医院应设在三级医院(福建省级临床重点专科优先推荐),能够很好的完成政府交办的各项指令性任务,其中康复医学科建设具有显著优势。科室设施设备及人员配备符合《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试行)》《康复医院基本标准(2012年版)》,并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康复医学科室规模
(一)总床位数:综合医院、中医院康复医学实际病房床位≥20张;三级康复医院或专业康复中心床位数≥300张,其中康复专业床位75%以上。
(二)年收治病人数≥300人次,三级专科康复医院≥800人次。
(三)年门诊量≥4000人次,专科康复医院≥2400人次。
(四)床位使用率>80%。
(五)平均住院日:综合医院≤28天,专业康复中心或康复医院:≤90天(根据不同残疾种类而定)。
二、人员配备
(一)康复专业副主任医师≥1名,中级职称医师≥2名;有认证的中级康复治疗师≥2名。
(二)专业科室研究方向应≥3个,其中至少包括神经康复和骨科康复。
三、诊疗疾病范围
(一)疾病种类及例数:
疾 病 名 称 |
年诊治例数(≥例) |
神经疾患的康复 |
60 |
骨科疾患的康复 |
60 |
心肺疾患的康复 |
10 |
其他疾患 |
10 |
(二)临床诊断技术操作的种类和例数:
临床诊断技术操作种类 |
年完成例数(≥例) |
进行专科康复评定 |
200 |
制定康复计划 |
200 |
四、医疗设备
康复医学科专有设备:按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试行)》《康复医院基本标准(2012年版)》的要求配置该治疗专业所需的医疗设备。
五、医疗质量
(一)诊断符合率:≥98%。
(二)治愈、好转率:>80%。
(三)院内感染发生率:≤10%。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