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索 引 号:XM00123-01-03-2019-013
- 发布机构:厦门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 公文生成日期:2021-06-30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机构类型: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
医院概况: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创办于1937年8月,坐落在美丽鹭岛的鸿山脚下,地处市中心,除院本部外,还拥有6家分院、1家互联网医院、1家护理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及康复为一体的闽西南规模最大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
医院现有编制床位数2500张,设有69个临床医技科室,拥有4个国家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全市第一)、3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福建省分中心(全市第一)、3个福建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全市第一)、25个福建省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全市第一)、3个厦门大学医学院学系(全市第一)、4个厦门市临床医学中心(全市第一)、2个厦门市拔尖专科建设项目(全市第一)、5个厦门市医学领先学科建设项目(全市第一)、4个厦门市医学中心(全市第一)、8个厦门市重点专科建设项目、3个厦门市医学优势亚专科建设项目、10个厦门市医学规划专科建设项目(全市第一)、19个市级质控中心(全市第一)、7个市级专病防治中心(全市第一)。
医院现有职工4600余人,其中中共党员1335名,正高626人,副高1056人,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3245人,博士356人,硕士885人,博士生导师25人、硕士生导师218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2人;签约院士工作站1个,名医工作室团队7个。获得卫生部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名、福建省卫生健康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名、福建省高层次人才43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省级人选2名、福建省卫生健康中青年领军人才研修培养项目人选2名、厦门市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2名、厦门市科技创新杰出人才奖5名、厦门市双百人才3名、厦门市本土领军人才10名、厦门市拔尖人才16名、厦门市杰出人才2名、厦门市高层次人才认定234名、厦门市高层次卫生人才5名、厦门市高层次留学人员20名、厦门市青年创新人才12名等,各类人才认定数量为全市医疗机构最多。
现有先进设备包括:螺旋断层放射治疗系统(TOMO)1台(闽西南首台),PETMR1台;PETCT(GE Discovery MI)1台(最新型号全球第二台装机)、达芬奇手术机器人(IS3000)1台(闽西南首台)、乳腺CT(Koning)福建省首台、飞秒激光角膜屈光治疗仪(Carl Zeiss),闽南地区首台、CT 11台、磁共振8台、DSA 5台、ECT 2台、瓦里安直线加速器3台等。
医院已建设省、市级科研平台35个,其中6个省级平台,其中三家福建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均获得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福建分中心认定,获批23个市级科研平台,6个厦门大学院级研究所。获批厦门市唯一的细胞治疗研究中心,获批成立市首家临床医学研究院,获批首批省市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且获批数为厦门首位。
目前共获得国家、省、市级课题1357项立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5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科金立项总数位居厦门市医疗系统首位。“抗肿瘤新药临床评价技术示范性平台”获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立项,是省医疗机构首次获得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共获各级各类科学技术奖91项,其中获市科技重大贡献奖2项,市科技进步一等奖9项,市科技创新杰出人才奖5项。2014年-2023年SCI论文数连续10年突破100篇,2020年以来每年SCI论文数均超过200篇,目前单篇影响因子最高87.244。
医院作为厦门大学的附属医院,承担厦门大学和厦门医学院、福建医科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等其他三所医学院校本科生、研究生(含硕士与博士)的理论授课、临床见习和实习等教学任务。设有内、外、妇、儿、急诊、护理等25个临床教研室,临床教师840余人。现有20个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及1个普外科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
近10年来医院快速提升发展,跻身福建省高水平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第一梯队,是全国首家“双料”通过HIMSS EMRAM住院、门急诊双7级和国际JCI学术医学中心认证的大型综合性医院。已连续五年获评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A+等级(全国三级公立医院前2-3%),进入全国百强,排名稳居全市第一。连续七年跻身“中国医院竞争力·顶级医院百强榜”,位列第81位,最早实现厦门市全国顶级医院百强榜零的突破,继续领跑闽西南。2023年荣获第六届厦门市质量奖称号,医院卓越管理模式获得政府部门充分肯定,成为全市质量管理的标杆和卓越典范。
医院现有8人获得全国医师行业最高奖项——中国医师奖,全市第一。先后获评“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全国信息化创新医疗服务模式十佳医院”“2018-2020年全国改善医疗服务先进典型医院”等荣誉称号。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