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首家应急医院挂牌
时间:2024-05-17 09:10

  

  厦门市首家应急医院授牌现场

  

  尹震宇书记(前排右二)在带教指导

  

  国内知名肝胆胰外科专家、市中医院党委书记尹震宇教授(中间者)在带领团队手术

  

  创伤中心快速响应,给转运患者开通绿色通道快速手术

  

  胸痛中心特聘主任北京阜外医院吴永健教授(右)指导团队开展高难度介入手术

  

  脑病科副主任李世勇在开展脑血管微创介入手术

  

  裴晓华院长(前排左一)在带教查房

  为切实推进全市应急医疗建设与发展,5月11日下午,在五一广场举办的“5·12”全国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启动仪式上,厦门市中医院被正式授牌为厦门市应急医院。

  这是厦门市首家应急医院。

  厦门市政府、市应急局、市卫健委、厦门市中医院等相关领导出席活动并举行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共同为厦门市中医院授牌,市中医院院长裴晓华接牌。

  首个“厦门市应急医院”在厦门市中医院挂牌,是对2023年市中医院急诊部接诊患者数攀升至全市医疗机构第一的肯定,亦是对该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的高度认同,也是该院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有效保障生命健康的真实写照。市中医院将进一步织牢织密公共卫生防护网,为保障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提供有力支撑。

  厦门市中医院始建于1956年,有着悠久的中医药传承历史,一直是福建省闽西南地区中医药界的标杆。该院坚持中西医并重,协同发展,取长补短,为全省、全市中西医协同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方法。

  近年来,该院不断强化对急危重症救治能力的建设,尤其是在国内知名肝胆胰外科专家尹震宇教授出任厦门市中医院党委书记后,全院把对院内急救体系救治能力的提升作为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要抓手之一,迅速落实一系列举措,加强对外科系统的建设,软硬件两手抓,推动急救相关科室的建设与合作,急救体系建设及应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能力实现飞跃式提升,在“西医要强”的建设目标上迈出坚实的步伐。该院在中医应急救治上也充分吸收《伤寒论》《肘后备急方》《温疫论》等中医应急救治理念,辅以中医应急适宜技术,在应急救治领域做到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的中西合参,丰富了市中医院应急救治体系建设的内涵。

  制度建设体系完善 人才梯队外引内培

  在制度建设上,市中医院围绕着创伤、胸痛、卒中三大中心建设,狠抓体系建设与制度完善。院党委书记尹震宇兼任三大中心主任,以最高的重视程度进行垂直化提级管理,定期召开三大中心建设工作推进会,从医疗质量、快速应对、多学科协同、应急救治流程讨论与优化等方面不断进行改进,让应急救治体系始终保持在能打胜仗的状态。

  在人才培养上,采用内培外引相结合的政策,近年先后在普外科、肝胆胰外科、骨伤科、ICU等重要科室引进优秀人才,同时注重培养本院新秀骨干力量,为应急救治队伍持续输送主力军、生力军。

  创伤中心:强化公卫应急能力 坚守生命第一线

  依托在急诊部的市中医院创伤中心对应急外伤救治具有如同战场作战般的果敢和速度,与院前急救站一道搭建起生命护航快速通道,成为该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前线主力。

  院前急救站的工作数据如实反映了中心建设的成效:出车总量、3分钟出车达标率、病历书写率、满意度方面均居全市所有站点第一。

  高标准、高要求配置,让市中医院创伤中心屡创救治奇迹:在尹震宇书记的全面积极指挥下,对一名从20余米高处坠落孩子的救治分秒未误,诊断抢救流程顺畅。尹震宇还主动承担救治责任,主刀从死神手中成功抢回孩子的生命。

  目前,创伤中心的功能布局也日趋完善合理,紧邻急诊部的急诊CT、B超等影像检查设备设置,可迅速完成检查评估,有效缩短急救应对时间。急危重症处置预案持续完善,普外科、神经外科、肝胆胰外科、骨科、胸心血管外科等外科主任随叫随到,随时响应、处置、协调突发急救事件,手术室、导管室、重症监护室、功能检查科等24小时待命实时启动应急响应。

  2023年,创伤中心应急救治集体车祸事故8起,救治30余人,响应机制快速、救治能力强劲得到上级的肯定。过硬的医疗技术、优良的职业操守、优质的全方位服务为他们赢得了各种荣誉,该中心先后获得“厦门市最有人情味科室”“市青年文明号”“省青年文明号”“全国青年文明号”等光荣称号。

  医院获批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后,对创伤中心的建设又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进一步整合多学科MDT资源,优化急诊绿色通道,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急诊诊疗服务,进一步提升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让每一名急诊患者安心、满意,是创伤中心及急诊部全体医务人员的首要目标。

  胸痛中心:急速抢救+术后康复 打通救心“高速路”

  市中医院胸痛中心以现代医学为保障,突出中医特色,全年24小时保障对急性心肌梗死的实时救治。

  胸痛中心收治的患者往往有“急、险、危”的特征,这是一个与死神拼速度的赛道。近年来,胸痛中心在陈可冀院士(国医大师)的学术指导下,在特聘主任北京阜外医院吴永健教授和学科带头人陈联发副院长的带领下,坚持中西医并重、中西医结合的学科定位,组建心内、心外、介入、中医、康复、麻醉、超声、影像等多学科心脏团队,为心血管疾病患者打造多学科、一站式创新诊疗模式,并成熟开展了ECMO、左心房封堵术、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及慢性血栓性肺动脉高压介入治疗+支架术等高难度、高风险新技术,大大提高了对胸痛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胸痛中心倡导“中西医结合心脏康复”创新诊疗模式,成立了全国首家“中西医结合心脏康复中心”;开展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术后、心律失常(房颤)射频消融术后、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术后、肺动脉高压、高血压、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的中西医结合康复诊疗,创新性地把八段锦、易筋经等中医导引疗法及穴位贴敷、艾灸等中医适宜技术应用于心脏康复,并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卒中中心:溶栓介入皆可为 卒中救治无短板

  厦门市中医院是福建省首家获得防治卒中中心认证的中医院。

  卒中中心以卒中早期筛查、微创介入诊治为特色,以脑血管疾病的规范化治疗为重点发展方向,较早在市内开展卒中单元及神经康复综合治疗,全面开展卒中救治领先技术,如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早期血运重建技术(静脉溶栓、动脉溶栓、动脉取栓及颅内外血管重建术)、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颅内动脉瘤手术夹闭或弹簧圈栓塞、动静脉畸形手术及血管内治疗等。

  卒中中心通过优化资源配置,为急性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静脉窦血栓等以急性卒中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危重症患者提供快速诊疗通道。通过多学科合作诊疗(MDT)建成了高效的卒中绿色通道,突出中医特色优势,形成了从静脉溶栓、介入手术、外科手术、身心康复、复发防治和院内外健康宣教一体的一站式中西医结合卒中救治模式。卒中中心配置国内一流3.0T磁共振及256排高端CT,可开展多模态影像评估,利用一键式智能卒中定量分析平台,精准判断患者脑部缺血半暗带体积,对脑卒中精准防治,及24小时无间隙保障对急性卒中患者的诊治。

  医院社区双联动 共筑应急救治防线

  厦门市中医院还与社区紧密合作,定期开展健康教育和应急知识普及活动,提高百姓的应急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在急救流程上,优化了院前急救、院内急诊科与其他科室之间的协同服务流程,建立起运转高效的危重患者急救、会诊、转诊网络。在对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上,能迅速组建多学科综合治疗团队,提高了医疗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了医疗技术和医疗质量双提升。

  厦门市中医院获得“厦门市应急医院”授牌后,将肩负更大的使命与担当,在“中医要特,西医要强”的中西医融合发展理念指引下,全院将不断探索中西医结合对急危重症防、诊、治、康全流程健康管理新模式,做百姓身边的健康守护者。(刘蓉 江昌铭 张奇辉)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