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患者做穿刺 医生跪地半小时
时间:2023-02-10 11:42

  昨天,陈女士在女儿的陪同下又一次来到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这一回,她就诊的是耳鼻喉头颈外科。自从去年12月份那场严重车祸后,她经历了一场“生死劫”,脑出血、骨折、耳廓撕裂……在第一医院住院神经外科治疗一个多月,她各项生命体征恢复平稳,终于在过年前顺利出院。近段时间,她定期到骨科、耳鼻喉头颈外科接受后续治疗,身体正在进一步康复当中。

  这一路走来,陈女士心里对医护人员很是感激,“尤其是在神经外科住院的一个多月,我们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医者仁心。”

  救人

  抢救车祸重伤患者

  术后急需实施穿刺

  去年12月10日,46岁的陈女士突然遭遇车祸,被送到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救治。检查显示,陈女士全身多器官损伤:脑出血,肋骨等处骨折戳入肺中,左耳廓撕裂几乎断掉。起初陈女士还有点意识,两三个小时后基本陷入昏迷。医生当机立断:必须马上手术,否则病人可能出现脑疝,甚至心跳、呼吸停止危及性命。

  神经外科团队紧急手术,为其开颅清除血肿。术后观察发现,陈女士胸腔积液还在增多,呼吸越来越喘,需要及时穿刺将积液引流出来。一般来说,患者做胸部CT大致确定积液量后,医生可以通过床旁超声定位,在体表确定好穿刺点,用穿刺针进行穿刺。可是,陈女士的胸腔积液属于包裹性积液,位置比较特殊,患者本人又意识不清,无法很好地配合医生,难以精准穿刺,操作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扎到肺组织。经过反复讨论,医疗团队决定在彩超引导下进行胸腔穿刺引流。

  感人

  为支撑全身骨折患者  医生跪地半小时不动

  去年12月13日,神经外科周立伟医生和患者家属一道推着病床,将陈女士送至彩超室。穿刺即将开始,负责穿刺的B超医生邵静为难了。原来,进行胸腔穿刺操作,患者坐着时,医生最好操作。而陈女士身体多处骨折,整个人还不是很清醒,别说坐着穿刺,就连穿刺过程中不要晃动身体这项最基本的要求都无法配合。

  试了好几个体位后,医生终于敲定最佳穿刺体位——患者侧卧在病床上,家属协助控制其身体,周立伟则跪在地上撑住患者肩背部,将其身体抬起一定的角度,方便B超医生穿刺。“患者自己没法配合医生保持特定的姿势,软的枕头也顶不起来,我只能用手在一旁顶着病人的肩膀和背部,维持一个一二十度的角度。”周立伟说,“最开始我和邵医生都蹲着,很快,我们发现跪着更好使力。”

  这一跪,就将近半个小时。陈女士胸腔里的血水被引流到体外,邵静和周立伟累得满头大汗。很快,被积液压迫的肺组织恢复正常,陈女士的呼吸喘憋迅速改善。1月17日,陈女士顺利出院。

  昨天,陈女士的女儿告诉记者:“妈妈住院治疗期间,医生反复和我们沟通治疗方案,不厌其烦地回答我们提出的各种问题,他们的敬业和专业,令人钦佩。得知医生当时为了协助完成抽胸腔积液的治疗,跪在地上几十分钟撑着我妈妈,我们非常感动。从他们身上,我们真正体会到什么是医者仁心。”

  【医生手记】

  为了治病救人

  苦和累算什么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医生周立伟

  我在神经外科工作快两年了,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一些重病卧床、神志不清的患者需要做CT等检查时,没办法自己顺利躺到检查台上,但身边又只有一名陪护人员。这时,就需要我们医务人员一起搬运患者。听说科室以前有一位前辈帮着搬运时,因为患者体重太沉,还把腰给扭了。我也时常陪病人去检查或做治疗,需要的时候都会帮一把。这次为了协助患者治疗连跪半小时,我觉得这是一个医生应该做的,并没放在心上,后来听同事提起,才知道这一幕被路过的人“随手拍”了。

  身为医生,为了治病救人,累一点、苦一点,跪半小时真没什么。神经外科有些手术很紧急,我们科室经常有医生大半夜赶到医院做手术,连续奋战一个晚上。其他科室也时不时有这种情况。虽然辛苦,但看到病人一天天好转,我们的内心充满成就感。这,正是身为医者的初心。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