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厦门市托育服务专业技术资格人员培训大纲(试行)的通知
时间:2025-03-07 16:51

各区卫健局:

  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9〕15号)精神,切实加强托育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我委组织制定了《厦门市托育服务专业技术资格人员培训大纲(试行)》。现予以印发,请遵照执行。

  厦门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5年3月6日

  厦门市托育服务专业技术资格人员培训大纲(试行)

  一、培训背景

  为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和发展普惠托育服务工作的决策部署,科学客观公正评价托育服务从业人员的服务质量、专业水平、业务能力和工作实绩,促进托育服务专业技术人才发展,根据《厦门市托育服务专业技术资格人员培训大纲(试行)》要求,应组织在职培训,培训内容符合托育行业要求。

  二、培训对象

  所有拟申报厦门市托育服务专业技术资格条件的托育从业人员

  三、培训要求

  培训总时间不少于40学时,其中专业技能相关培训课时不低于24 课时,职业道德相关培训课时不低于8 课时,心理健康相关培训课时不低于8 课时。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

  四、培训目标

  首先,全面提升参训人员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使其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扎实的业务技能、丰富的婴幼照护经验,能准确理解政策法规,同时拥有健康积极的从业心理,为0—3岁婴幼儿提供高质量、专业化的托育服务。

  其次,通过系统且深入的培训,使参训人员不仅掌握扎实的托育知识与技能,更能在托育服务领域展现卓越的专业素养、创新能力与管理水平,满足托育行业对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求,推动行业向规范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五、培训主要内容

  (一)专业技能相关培训 (24课时)

  包含婴幼儿卫生保健知识、安全防护、生活照料、早期发展支持、保育活动组织、应急管理训练、家园共育实践等。

  掌握婴幼儿常见疾病、传染病、伤害的预防与控制方法,熟练掌握急救技能的操作流程和要点。熟悉安全消防知识,食品安全知识,安全防护措施和检查,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与处理方法。掌握婴幼儿生长发育的特点和规律,深入了解科学喂养与膳食添加的原则方法,掌握婴幼儿生活照护相关技能,同时包括一日生活和活动安排与组织,生活与卫生习惯培养,动作、语言、认知、情感与社会性等方面保育要点,明确户外活动要求与组织要点,环境创设与利用注意事项。掌握家园沟通的技巧和策略,了解不同家庭的养育观念和方式,提供针对性的养育指导建议,掌握常见家庭养育问题的解决方法。

  (二)职业道德相关培训(8课时)

  1.托育政策类:包含托育服务政策法规解读、托育机构运营与管理政策等。

  了解掌握国内外托育政策及未来发展方向,熟悉托育机构的人员管理、质量管理、运营保障等方面的政策要求,托育机构的质量评估和示范创建等。

  2.职业道德类:包含托育行业职业道德规范、行为准则、专业理念等。

  明确托育从业人员的职业定位和价值追求,应遵守的职业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等,学习托育先进理念,理解托育工作的意义与价值,强化职业道德与职业操守,提升服务质量,增强职业信心。

  (三)心理健康相关培训 (8课时)

  包含托育从业人员心理健康与职业压力应对、婴幼儿心理健康与发展促进等。

  关注托育从业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熟悉常见心理问题的识别和预防方法;掌握应对职业压力的方法和技巧。同时了解婴幼儿心理发展知识,心理行为保健要点。能够通过观察及时发现婴幼儿心理状态的变化和潜在问题。掌握一定的婴幼儿心理评估工具和方法,能对婴幼儿的心理发展水平和状态进行初步评估。

  六、培训原则

  (一)岗位胜任原则

  培训应以参训人员岗位要求为重点,通过系统培训引导与自主学习反思相结合的方式,促进参训人员明晰岗位工作任务,具备胜任岗位职责的基本知识与能力。

  (二)需求导向原则

  培训应以参训人在管理和服务工作中的重点与难点为出发点,综合考虑岗位需求和发展需要,按需施教,优化培训内容,确保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

  七、培训方式

  可通过多种方式,提高培训的便捷性、有效性。

  (一)专题讲座:邀请行业专家、学者和一线从业人员进行系统的理论讲解,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

  (二)实操演练:安排专门的实操课程,让学员在模拟场景中进行实际操作,提高动手能力和实践经验。有条件的可安排学员到优秀托育机构进行现场观摩,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服务模式。

  (三)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引导学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研讨交流:组织学员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拓宽思维视野。

  八、考核评估

  (一)理论考核: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考查学员对职业道德、业务技能、家园共育、托育政策和从业人员心理等方面知识的掌握程度。

  (二)技能考核:通过实际操作考核学员的生活照料、早期教育、急救技能等业务技能的熟练程度和规范程度。

  (三)综合评估:结合学员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讨论参与度、现场观摩反馈等进行综合评估,全面评价学员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

  最后综合得分,确定培训考核结果。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