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夫妇和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外科团队合影。
上个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外科迎来了一对熟悉的身影——来自重庆的奚先生夫妇。他们手持感谢信,与医护人员合影留念,笑容中满是温暖与感激。这已是他们第二次专程来厦,不同的是,这次不为旅游,只为完成一个延续三年的约定:“每年复查,都要回这里看看救命恩人。”
记者 匡惟
通讯员 刘灏
“刀尖之舞”
WHEAT手术重建“生命通道”
时光倒回至2022年春节,奚先生与妻子彭女士来厦门游玩。二人从火车站上了地铁,直达镇海路。刚走出地铁站,奚先生突然感觉一阵胸闷、绞痛,大汗淋漓,甚至难以行走,彭女士马上打车把丈夫送到最近的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到医院后,医生的话如同晴天霹雳:“赶紧住院,要抢救!”
奚先生长期患有高血压,九年前因为房颤入院检查,当时还没达到手术的程度,这些年一直吃药控制,平时也没有明显的胸痛,有时候不舒服了,缓个10来分钟就能好。因此,这些年一直没当回事。但这一次的检查结果显示,患者病情异常凶险:急性左心衰、主动脉瓣重度反流、肺水肿……心脏功能极差,连常规手术条件都不具备。更棘手的是,他的主动脉瓣已严重受损,只能考虑置换人工瓣膜。心脏外科主任单忠贵带领团队反复论证,最终决定实施WHEAT术式——需一次性更换升主动脉、主动脉瓣及主动脉弓。手术台上,器械的每一次移动都如同“刀尖起舞”,最终成功为奚先生重建了心脏的“生命通道”。
闯“鬼门关”
技术与温度并存的救治
手术成功仅是第一步。术后,奚先生接连遭遇心功能不全、血压骤降等危机,团队紧急启用ECMO(体外膜肺氧合)辅助,并实施开胸止血。在ECMO支持下,医护人员24小时轮班监测,精准调整药物剂量,硬生生将奚先生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
术后那段时间,奚先生在心脏外科ICU病房得到专业医护人员的照料。彭女士的焦虑与无助被医护人员看在眼里。护士手把手教她如何搭配饮食,医生耐心解释每一份检查报告的意义,甚至连异地医保报销的流程也主动协助办理。其间,她也咨询了重庆的专家、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朋友,大家一致认为,奚先生病情如此危重还能抢救回来,真是个奇迹,彭女士更坚定了对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外科医护人员的信任。
三年之约
医患真情跨越山海
2022年4月,奚先生康复出院时,夫妻俩便许下承诺:“以后一定要再来厦门!”此后三年,心脏外科的黄建博士一直与彭女士保持联系,远程指导用药;2023年单忠贵赴渝参会时,还特意在机场致电询问病情。这份跨越千里的牵挂,让奚先生感慨:“厦门不仅是福地,更是给了我们第二次生命的地方。”
如今,奚先生已能与妻子漫步鹭岛海岸。这次回来,他们不仅见到了当时的医护团队,还把厦门的双子塔、中华城都逛了。提到自己和丈夫的厦门之旅,彭女士始终心怀感激:“我们跟厦门真是有缘,我和爱人商量后决定,以后每年都来厦门复查,慢慢把厦门都逛遍。”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